如何做好“水流导光”实验 朱志洪,欧剑雄 (福建省星空体育网页版(中国)官方网站/登录/入口福建莆田351100)
“水流导光”实验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。本实验由于选材简单、操作方便、现象明显,是演示光的全反射现象的一个理想实验。然而要做好这个实验,却也并非易事,实验中很多看似细微的操作都有可能造成实验的失败。如何才能做好这个实验?本文将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两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。
一、理论分析 如图2所示,在透明塑料瓶下侧开一个小孔,瓶中灌入适量清水,水就从小孔中流出。用激光水平射向小孔,当光在水流中传播时,如果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入射角大于临界角C,光会发生全反射,于是光在水流中沿着锯齿形路线传播。这就是“水流导光”的原理。为了更容易观察到全反射现象,实验应增大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入射角,或者减小临界角C。
改变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入射角的方法有两种:其一为改变激光的入射位置;其二为改变水流的弯曲程度。为了增大入射角,激光的入射位置应靠近水流的上方。实验中,由于激光是光束而非光线,而水流一般较细,因此改变激光的入射位置不是增大入射角的有效方法。增大入射角的另一个方法是改变水流的弯曲程度,这可以通过改变水流的从小孔的初射速度来实现。液面离小孔的高度越高,水流的初射速度就越大,水流弯曲程度就越小,全反射现象就越容易发生。 减小临界角C的方法有两种:使用频率较高的激光,用折射率更大的液体代替水。由于红色激光较易获得,而激光的频率对临界角C的影响又比较小,因此本实验通常采用红色激光。折射率比水大且实验室较易获得的透明液体有煤油、四氯化碳、苯等,其中四氯化碳和苯有毒,不建议采用。 所以,要想更容易观察到全反射现象,实验中可行的方法有:增加液面离小孔的高度差,改用折射率比水大的液体(如煤油)来完成本实验。 二、 实验验证 为了验证上述理论分析的正确性,笔者进行了相关实验。通过实验,笔者发现只要条件控制合适,用水也很容易完成本实验。在改变液面离小孔的高度差的实验中,笔者发现,液面过低或过高都会造成实验失败,这与上文理论分析的结论“液面越高,全反射现象越容易发生”矛盾。通过多次实验和细致的观察,笔者发现出现这种矛盾的原因是:液面太高时,水的流速过快,水流末端就会散开(即形成紊流)。 因此防止紊流的产生是做好本实验的重要前提。通过实验,笔者发现,液面过高、液面过低、小孔面积过大或小孔形状不规则都有可能形成紊流,造成实验失败,因此在实验中应避免出现这几种情况。 三、 结论 要做好“水流导光”实验,应注意以下几点: 一是,液面高度要合适,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;二是,小孔不宜过大,且尽可能做成圆孔:三是,在实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,可以采用折射率大的透明液体(如煤油)和频率更高的激光完成本实验。 为了让演示现象更明显,可在水中加几滴牛奶来展示水流中光路的弯曲情况。为了提高演示实验的观赏性,可将水流改成喷泉;同时安装多个不同颜色的光源,还可做出多彩喷泉的演示效果。 参考文献: [1]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,物理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.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(选修3-4)[M]•北京:人民教育出版社,2011:53. [2] 张拓.光的全反射实验创新设计[J].延边教育学院学报,2012,(12):118-120. [3] 赵显伟,贾想.水流导光——多彩喷泉演示仪的设计[J].新课程研究.职业教育,2008,(1):137-138. 注:发表在《湖南中学物理》 2015年5月 第30卷 统一刊号:ISSN 1673-1875 CN 43-1041/O3
|
闽公网安备 35030202000319号
版权所有:星空体育网页版(中国)官方网站/登录/入口
Copyright ©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. [ICP备案序号:闽ICP备05012062号-1号]
地址: 莆田市城厢区霞林街道办学园南街1699号 351100 05942631666 电话:05942631666 传真地址:05942631938